五味子苗可以人工種植嗎?畝產量多少?
2018-08-13 來自: 新賓滿族自治縣綠野種植專業合作社 瀏覽次數:788
五味子最早列于神農本草經上品中藥,能滋補強壯之力,藥用價值極高,有強身健體之效,與瓊珍靈芝合用治療失眠。那么五味子可以人工種植嗎?畝產量多少?
五味子畝產量多少?
中草藥專家介紹,五味子種苗根系發達(長約20~30厘米),株高矮化(8~15厘米),植株成實,無徒長枝,移栽成活率極高,栽植第二年開始掛果,三至十年為盛產期,畝產量達1500~3000斤鮮果,畝產干品300~400斤左右。
五味子可以人工種植嗎?可以人工種植,栽培技術如下
五味子當前沒有栽培品種,同屬植物中華五味子,商品稱“南五味子”,又稱“北五味子”,其果粒較小,肉較薄、品質差。
(一)繁殖方法
主要用種子繁殖,也可用扦插和壓條繁殖。
1、種子繁殖:五味子最 好在秋季收獲期間進行穗選,選留果粒大,均勻一致的果穗作種用,單獨干燥和保管。干燥時切勿火烤,炕烘或鍋炒??蓵窀苫蜿幐?,放通風干燥處貯藏。
五味子的種子,種皮堅硬光滑而有油層,不易透水,種子必須處理,才能出苗。將選好的果實,于2月上旬放入溫水中浸泡3—5天,搓去果肉,凈選飽滿的種子,與3倍濕沙摻混起來,埋到室外,坑深60—70厘米,坑徑視種子多少而定。堆放進坑內之后,蓋一層稻草,再覆土20厘米左右,要經常檢查,防止霉爛。4月下旬—5月上旬,當種子裂開口露出胚根時,即可取出播種。
育苗地可選擇肥沃的腐殖土或砂壤土,也可選用老參地。育苗以作床為好。采用條播,按行距15厘米,橫向開深2—3厘米的溝,踩平溝底,將種子均勻播入溝內,每畝用種量5公斤左右。覆土厚約2厘米,稍加壓實,然后加蓋一層稻草,以防旱保溫,若干旱時注意澆水。經砂藏處理的種子,約20—30天出苗,當出苗率達50—70%時,再撤除蓋草,并搭簡易蔭棚,待苗高5—6厘米后拆除。幼苗期要適時松土除草,并結合除草進行蔬苗;當幼苗長出3—4片真葉時,按株距5—7厘米定苗。定苗后注意施肥,以促進幼苗生長。
2、扦插繁殖:早春植株萌動前或7—8月花后的雨季,剪取上年或當年生嫩壯枝條,截成10—12厘米長,按行距12厘米,株距7—10厘米斜插于苗床,然后搭棚遮蔭、經常澆水,以促使生根,次年移栽。
3、壓條繁殖:早春將植株枝條部分埋入土中,經常澆水,保持土壤濕潤,待枝條長出新根后,于晚秋或次年春季剪斷與母株相連的枝條,進行移栽。
(二)栽培技術五味子對土壤要求不嚴,一般土地均可栽植。用種子繁殖的幼苗,經過兩年生長即可移栽。如管理措施得力,幼苗苗壯,當年秋季也可移栽。春季于萌芽前,秋季在落葉后,株行距根據支架方式而定。采用人工支架時,通常按大行距1米,小行距70厘米,株距45厘米的標準栽植,南北行向,以利通風透光。
五味子為喜肥植物,移栽時要施足基肥,按株行距挖深、寬各35厘米的穴,將肥料與土混合填入坑內,根系舒展后填土,踏實澆水。
(三)撫育管護:移栽后除及時松土,除草,施肥,灌溉外,第二年以后應立支架,以供枝條攀援,使其通風透光促進生長。架材最 好選長1.8米,直徑2-3厘米的雜木棍或竹桿,搭成花架,然后引蔓上架。
(四)采收與加工
1、采收;栽后4-5年大量結果,9-10月果實呈紫紅色時采摘,或連同果枝一起剪下,最 好選擇晴天采摘,以便及時曬干。
2、加工:晴天干燥時,可經夜露,干后油性大,質量好;若遇陰雨天,用微火煤干,開始溫度在60℃左右,當達半干時將溫度降到40-50℃,以防揮發油散失或變成焦粒降低藥材質量。干后去掉果柄,雜質,篩去灰屑。以紫紅色,粒大,肉厚,有油性及光澤者為佳。
五味子多少錢一斤
五味子的價格大約在60~70元左右一斤,但產地、質量等不同價格差異較大。五味子為著名中藥,分北五味子和南五味子,北五味子質比南五味子優良,其果含有五味子素及維生素C、樹脂、鞣質及少量糖類,有斂肺止咳、滋補澀精、止瀉止汗等功效,主要產于黑龍江、吉林、遼寧、內蒙古、河北、山西、寧夏、甘肅、山東等地。
新賓滿族自治縣綠野種植專業合作社擁有專業培育五味子技術人員,種植五味子已有十余年,在苗木培育方面積累了豐富的技術與經驗。綠野種植專業合作社培育的五味子苗根系好,成活率高,遠銷全國各地,深受用戶的好評!合作社的成立給苗木種植戶提供了一個致富的平臺,讓更多的農戶通過發展苗木種植脫貧致富。合作社為全區五味子發展、社會穩定以及經濟增長做出了很大的貢獻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