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味子苗有話說—五味子苗培技術要點
2018-07-30 來自: 新賓滿族自治縣綠野種植專業合作社 瀏覽次數:1308
五味子是我國常用的中藥材,其效果與作用:具有益氣、滋腎、斂肺、澀精、生津、止渴、益智、安神等效果。五味子既是難得的中藥資源,又是食品及保健產品方面有著十分寬廣的開發前景。
一、五味子苗栽培園地選擇
應選擇排水良好、靠近水源、交通便利的地塊,懇求土壤為肥美疏松、土層深沉、通透性好、保水力強的壤土或沙壤土。栽培五味子苗的園地土壤和澆灌用水懇求無污染,周圍不應有污染嚴重的工廠,大氣及澆灌水要契合我國“大氣環境質量標準”和“農田灌溉水質量標準”。特別提示:施用豆磺隆農藥及施用殘效期長的農藥的地塊,應在農藥失效期過后栽植,以免產生藥害,影響五味子苗栽植的成活率。
二 、園地病蟲草害防治
園地消毒:為更好地保證五味子苗強壯生長,首先要對園地的土壤中止消毒,消毒可采用以下方法:
(1)硫酸亞鐵消毒。用3%的硫酸亞鐵溶液處置土壤,每平方米用藥液0.5公斤。行將硫酸亞鐵用清水稀釋成3%濃度的藥液后,用噴霧器噴灑土壤表層,或直接澆灌到土壤中。
(2)多菌靈消毒。多菌靈能防治多種真菌病害,關于囊菌和半知菌惹起的病害防治效果好。土壤消毒可用50%可濕性粉劑,每平方米用1.5克。
(3)代森銨消毒。代森銨殺菌力強,能滲入植物體內,在植物體內合成后還有一定肥效。普通用50%代森銨350倍液噴灑。
三、五味子苗準備與栽植
選擇1~2年生的生長強壯、根系完好、無病害的五味子苗,栽植時間為春栽或秋栽。以春栽為例:自根向上留取5厘米的高度,中止短截后保管2個生長飽滿的芽苞,然后按株距40~50厘米中止栽植,栽植時使其根系全部伸展開后,悄然提苗填土,踏實后澆足水,待水下沉后再覆土1~2厘米。
四、地膜掩蓋
栽完一行苗后,邊覆地膜邊破膜放苗。放苗時,用小刀或木棍等將苗上的地膜劃破一個小孔引苗出膜,然后蓋嚴膜口。放苗后,隨時用細濕土在苗木根部封嚴孔隙,以堅持膜下的溫度和水分。幼苗展葉時,再澆一次保苗水,方法是:每株苗澆0.5~1公斤水,秋栽時栽植后澆一次封凍水,翌春按春栽懇求實施即可。
五、肥水管理
五味子苗是以收獲果實為主的藥用植物,它對肥水的懇求較高,為使其生長發育期能夠獲取足夠的營養,肥水管理應及時到位,這是保證其高產穩產的重要條件。五味子苗在一年的生長過程中要消耗大量的養料,基肥可在每年的9月下旬至10月上旬施入,每株施入有機肥1.5~2公斤。在整個生長過程中普通要中止三次追肥,第一次為5月下旬開花前,噴施葉面肥并施氮肥,普通株施氮肥(尿素)25~50克;第二次為6月末幼果期,再噴施一次葉面肥并株施復合肥50~100克;第三次為8月上旬,果實成熟前噴施一次磷酸二氫鉀液,株施復合肥50~100克。追肥數量、次數應視生長和土壤肥力情況而定。澆水則視旱情而定。五味子苗為淺根系,在花期及果期應及時澆水,防止落花落果,雨季留意防澇。
六、病蟲害防治
五味子苗種植,在生長過程中易發作的病害為白粉病和葉枯病。普通以預防為主,春季展葉后,別離噴施葉面肥,在葉面肥溶液內每667平方米參與80%代森錳鋅200克,每7天噴施1次,連噴3次。如發作白粉病,可用粉銹寧或甲基托布津50%可濕性粉劑800倍液,每隔7天噴1次,連續噴3~4次。葉枯病可用代森鋅800倍液每隔7天噴1次,連續噴3~4次,或用甲基托布津50%可濕性粉劑800倍液每隔7天噴1次,連續噴3~4次。